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来访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微服来访

第(3/3)页

望臣维护您的威严和权力,而在私下里,您希望有个可以面对面座谈的朋友。是这样吗?”李丹微笑着,身体稍稍前倾。

  赵拓想了想:“嗯,好像是这样。”

  “那么,这种方式就算臣与陛下说定了,好吗?”

  “好!”

  李丹点点头,请皇帝用茶(刘太监肯定都在楼下检查过了)。

  放下茶杯,李丹缓缓说:“方才陛下问臣,与其他臣工的区别在哪里。臣觉得可能是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与认识有所不同吧?”

  “嗯?”赵拓没明白:“这与权力、财富有何关系?”

  “陛下,臣其实只是家中庶子,不受主母待见,不被家族看好,十五岁就被迫自立门户。

  还好臣从小练就武艺与这副好身体,靠拳头和众帮闲推举做了城北众人的头领,后来领着这群兄弟随军,干下了闯凤栖关、攻克广信、补给上饶的功业,受到赵巡抚的关注和青睐。

  所以臣一步步走来,不是靠荫官、家族遗产,而是实打实自己干出来的。

  可以这么说,臣勿论是领兵,还是经商,或者做守官、做大臣,也勿论是开酒店、造马车还是酿酒,臣都有信心做到一流。

  哪怕这些全不让我做,臣就是去做厨子、当和尚甚至挖池塘养鱼,都有把握让自己活下去并且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臣不是个特别追求权力的人,不是十分依赖财富的人,更不是必须求人庇护和赏赐的人。

  俗语说:无欲则刚。臣觉得可能正是臣的这种特性,所以让臣拥有自信,做事不慌不忙,能够安排先后主次。

  世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有求于人,或者像得到太平与安全,或者要拥有更多财富,当然也有不少期待着高高在上者赋予自己更多权力。

  从根本上说,这些欲望是由于人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

  他要这些东西——权力或财富等等——来使自己安心,让自己能够去驾驭、影响更多人。

  安排其他人的命运就能减少对自己的威胁,换句话说在生活中就掌握了主动权。让自己主动,别人就成了被动。安全就是这样来的。

  但臣不需要这些,要获得安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大到国家决策,小到一支鹅毛笔。所以臣也不用去敬畏、阿谀什么人,来换取他们的怜悯、认可或者赏识。

  刚才陛下说臣对您有种爱护和维护,的确如此!臣说话直白请陛下宽恕。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臣从陛下对待陈提学案的态度和及时拨乱反正的手段,认定陛下是位英主。

  您在处理此事时能不考虑自己的面子,出手果断,以帝国的江山社稷为重,臣以为这就是明君的素质。

  所以即便臣当时尚未与陛下见面,臣也已经倾心相向,愿意辅佑主上成就中兴大业!

  历朝历代,能够与臣子这样对面而坐,平心静气听对方说这样多的,只怕除了唐朝太宗皇帝陛下是第二人!

  能够有幸生于明君之世何其幸也,丹虽年轻也知千年以来得此机会着实不易,故而愿意倾心爱护陛下,维护陛下的雄心壮志,则此生无憾矣!”李丹说完起身,向赵拓深深一揖。

  “卿请起!”赵拓眼眶湿润,李丹前半的话有些地方是令他不大入耳的,但是越听他越明白。

  眼前这人确实有许多了不起之处,他本来可以身处江湖做个富甲天下的人,也可以凭军功当个游击或者拿到将军的勋号名震闾里,但他却为辅佐自己放弃这一切入朝为官!

  皇帝既震惊于此人的果决,又佩服他年纪轻轻就敢于这样毅然决然。他点头叹息,说:

  “朕读诸史,以为天下仅有两人可与君比。一个是与苻坚摸虱夜谈的王猛,一个是白衣复唐的李泌。此二人皆布衣宰相,而朕得卿在朝,实为幸事!”

  李丹吃了一惊,急忙叉手道:“臣得陛下所用已是知足,不敢有更多奢望。惟愿与陛下君臣相得,兢兢业业为国家兴盛和百姓富足,尽臣微薄之力!”

  赵拓满意地点点头,招手让他坐下,倾身低声问:“卿不日将启程北上,朕今日特来请教于卿。朝臣中不断有人上书建言三事。”

  李丹笑道:“陛下先别说,臣猜测,这三事可是南北、文武、铜钞?”

  “哈,果然逃不过高人法眼,就是这三件事。”

  “于今而言要务莫过于此。”李丹告诉皇帝:“臣在民间、朝堂也常听人议论这三件事。不过在臣看来,三件事其实说的都是一件。”

  “啊?”皇帝愣住了。从他继位以来就不断有大臣上书说这三件事,出的主意也是五花八门。

  但不管怎么花哨,终于还是让赵拓明白和记住了,帝国如今主要矛盾也都是围绕这三件事,而且这是从太祖、太宗皇帝那里留下来的痼疾,多年都治不好。

  很多老臣如二杨也曾试图解决,结果无不铩羽而归。所以这三件事就成众矢之的,要么在这上头一举成名,要么就是跌落深潭。

  虽如此,还是有数不清的臣子试图在这三件事上试水,哪怕是淌一脚能让皇帝记住个名字也好。在这样热闹闹的情形下,赵拓反而不敢轻易动这三件事了。

  他今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想探探口风,看李丹对此有什么想法。不料在他看来居然只是“一件事”!

  “卿所谓一件事是何意,可否讲详细些呢?”赵拓拿起一块茶点,看来他要不搞清楚不收兵了。

  李丹用手一指:“那咱们就从这块茶点聊起。陛下为什么要吃它呢?”

  “肚饿,所以要吃咯。”赵拓摊开手说。

  “是呀,世上万物,有需要便有供给。有人肚饿,就有人做餐饮、糕点生意。所以凡事要了解其本质,便容易解决问题。”

  李丹题目一转,问:“那么朝廷面临的文武、南北、铜钞这三件事,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  「得到御口亲封“布衣宰相”的丹哥要大展宏图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