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孟氏易》造就的四世三公_箱子里的三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孟氏易》造就的四世三公

第(2/3)页

架子上拿下来一个册子。

        “大王,这便是鸡头山所有物资,请大王过目。”

        张角翻看了两页,忍不住道:“这么多?”

        只见账本上写着:库房存粮共三千石,甲申日进账一千石!

        看到这里张角知道,这一千石粮食应该就是钱家托钱五送来的那一批。

        再往下面看,只见上面写着:库房共存钱十万钱,金五斤,白金(十斤),另外还有若干珍贵药材。

        <div  class="contentadv">        张角翻了翻手中的账本,感觉很满意,这账记得很清楚啊,张角便问:“汝念过书?”

        周明闻言点点头道:“曾也读《孟氏易》。”

        张角闻言一愣,紧跟着笑道:“没想到竟然是袁氏故吏,失礼失礼啊。”

        周明闻言连连摆手道:“大王莫要羞臊我了,小老儿只是家中与袁氏故吏有旧,小老儿年轻时旁听几日《孟氏易》,可不敢以袁氏故吏自居!”

        张角闻言点点头,其实这天下读《孟氏易》的人很多,也因此造就了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

        《孟氏易》本来是汉代大儒孟喜所注,后来被袁氏先祖袁良研习,在汉平帝时做到了太子舍人。

        而后袁良便把《孟氏易》定为家学,从此便开启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光辉局面,紧跟着又把《孟氏易》传播出去,利用影响力,让《孟氏易》成为了很多学子学习的教材。

        而在东汉想要做官,就必须学经,类似于学历,而《孟氏易》就是教材之一,并且由于这个时代的经文没有标点,而袁家便控制了句读,从此学《孟氏易》的必须得到袁家的承认,这样才算你学明白了,有当官的资格。

        就这样袁家靠着《孟氏易》垄断了一批官位,这些人便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也是袁家不可战胜的政治资本!

        这就是咱们读《三国演义》时发现,袁绍怎么那么牛逼,到了哪个州,那个州的一把手州牧就把地盘让给袁绍的主要原因!

        而这个时代《孟氏易》便是袁家的代名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