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龙潭战役的结束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6章 龙潭战役的结束

第(2/3)页

  然后被这些战车后面的士兵一块一块的消灭掉。

  倭寇一一四师团长末松茂治,眼睁睁地看着河对面的倭寇转身了。

  这个时候,它再也忍耐不住,亲自将领自已身边的倭寇向着新四旅南面防线发起了决死冲锋。

  然后就真的死在冲锋道路上了。

  倭寇一一四师团指挥部灭了,没有了指挥的倭寇。

  在完全被包围的龙潭里面,苦苦挣扎。

  八十三军的两个,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冲出来。

  死死地围住倭寇退路。

  埋伏在宝华山里面的战车长驱直入冲入倭寇队伍里面。

  直接碾出来一条条的血路。

  在这些战车后面,还跟着一支支拿着自动武器的新四旅士兵。

  已经在山里面隐藏了两天的三个骑兵营,冲出来的时候。

  倭寇队伍已经乱了。

  那两个正在进攻团山、青龙山的联队,被山上密集的火力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

  又被两千多的骑兵蹂躏一轮。

  这批骑兵才走!

  山上的那些守军,已经向所剩无几的这些倭寇发起了反冲锋。

  两千多的骑兵聚集在一起,不停地在战场边缘来回冲杀。

  他们没有冲到倭寇最中间去。

  现在这三个骑兵营,每一次冲锋,像是一把刀。

  把倭寇边缘切下一块来,不让它们跑掉一个。

  倭寇队伍最密集的区域,就让战车突进去。

  八十三军的两个团,足足有四千多士兵。

  这些士兵们,不断地把战线向里面压,他们前面的那些倭寇完全组织不起来。

  倭寇现在的反抗都是自发和不自觉的。

  只要它们有一些聚集起来的迹象,立刻就有新四旅的骑兵冲过来。

  三个骑兵营就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圈圈地在外面把倭寇的队伍剥皮!

  这两个刚刚得到新四旅送来机枪的团,推进的速度很快。

  甚至比青龙山和团山上面下来的新四旅士兵推进的速度还要快上一些。

  南京卫戍区的侦察机在龙潭上空掠过,看见下面完全就是一锅粥。

  战场现在不仅仅是在龙潭,龙潭外围一直到宝华山全是战场。

  战场上面战马奔驰,坦克纵横驰骋。

  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侦察机不得不降低高度,仔细观察。

  南京的侦察机走了。

  倭寇的侦察机也来了,它也发现了问题。

  正面的战斗实在太激烈了,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特别是在战场里面驰骋的战车,这完全是可以主导战场胜负的筹码。

  它想要观察得仔细一些,不得不降低小心翼翼地降低了飞行高度。

  这一段日子里,倭寇的侦察机在华中的天空上飞来飞去的。

  安全得很,从来就没有遇到过打击,国军士兵和防线上从来就没有向它开过枪,打过炮。

  连试探一下都没有发生过。

  这也让它的胆子大了许多。

  大胆一些,降低两千米。

  再大胆一些,再降低两千米。

  正面战场上的情况看得清楚了,双方正在两个战场上缠斗。

  战车是自已这一方的:这就让侦察机上的倭寇们高兴。

  正在这个时候,细心观察战场情况的观察员,感觉到侦察机抖动起来。

  紧接着,整个飞机突然向大地坠落,一直坠落下去。

  元峥在倭寇侦察机第一次降低高度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了。

  前些日子,倭寇侦察机高高在上。

  就算是他在军舰上面,有高射炮也够不着人家。

  总能够远远地望机兴叹。

  这次见到倭寇侦察机降低了高度,自已身边却没有高射炮。

  只能够继续看着飞机叹息:你他妈的,敢不敢再飞低一点。

  让元峥没有想到的是:自已的愿望竟然实现了。

  倭寇的飞机又飞抵了许多。

  他立刻把坦克上面的高射机枪准备好,耐心等待着这架倭寇飞进自已的射击范围。

  等到这架飞机刚刚飞进来的时候,他手里的高射机枪立刻开火。

  这一回,元峥手里的机枪,一直追着这架飞机,直到它坠毁在宝华山上。

  半个小时过去了。

  被包围的倭寇一一四师团,只有极少数倭寇还在负隅顽抗。

  其余的倭寇已经全部毙命。

  倒是远道而来的倭寇旅团和三个联队,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就地组织起来。

  反抗的力度还要大一些。

  这跟倭寇一一四师团的指挥部已经全灭有关。

  现在一一四师团的倭寇们,只是各自为战。

  停在龙潭南面防线上的五辆坦克,通过新四旅紧急搭起的浮桥。

  加入到了歼灭倭寇前来增援的这个师团上来了。

  元峥、邵宏诉都认为这是倭寇的一个师团。

  因为它的数量足足跟一个师团相当。

  龙潭战场彻底结束的时候,新四旅全军压上来。

  还在负隅顽抗的倭寇终于崩溃了。

  倭寇华中方面派谴军总司令烟峻六,看着刚刚收到的电报:一一四师团全军覆没。

  增援队伍陷入新四旅层层包围,请求增援。

  见到这样的救援电报,烟峻六大惊失色。

  这个时候能够救援被困倭寇的,只有最近的第十六师团了。

  就算是倭寇第十六师团出去救援,一时半会儿也到达不了战场。

  整个倭寇华中方面派谴军参谋部,在集中研究了整个战场态势后。

  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让被困倭寇全力从南面分散突围,自行前往第十六师团驻地集合。

  一支队伍,施行分散突围的时候。

  就是它这支队伍自已散伙的时候,分散突围的意思就是:士兵们!你们想要怎么跑,就怎么跑。

  上面已经不能够再给你做出战略指导了。

  佐佐木到一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看见分散突围。

  就知道:自已和在这宝华山下的二万多倭寇被放弃了。

  不让它们坚守,不派援兵前来解救。

  它要是能够自行突围,还需要发电报求援吗?

  这份电报被它压下来了!

  不能够让队伍就这么散了,这个时候,战场上面至少还有上万倭寇。

  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它们刚刚登陆的时候,这样的一支上万的倭寇。

  足够影响战争的平衡,实际上当初也确实是这样的。

  佐佐木到一把三个联队长召集在一起:“我们要营救的目标,一一四师团已经被新四旅完全打垮了。

  现在我们也被新四旅包围。

  这次完全就是一个圈套,一个新四旅设计的圈套。

  我们现在要自救。”

  联队长中后直问道:“我们还可以坚守待援!

  等待帝国大军到来!”

  佐佐木到一不得不把刚刚收到的电报甩出来。

  三个联队长看完电报后,所有的精气神,全都垮了。

  “被抛弃了!”

  佐佐木到一大声说道:“我们要自救!我们要突围!

  从现在开始,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力量,向宝华山方向冲锋。

  只要冲进宝华山,就能够突围了。”

  中后直垂头丧气地说道:“新四旅在宝华山方向,放置的兵力最雄厚,根本冲不过去。

  刚刚我已经组织联队冲锋过了。

  队伍刚刚集中,就有战车冲过来把我们分割。

  前锋刚刚冲出去不到五百米,新四旅的骑兵又冲来了。

  我们投降吧!”

  中后直的话音才落,一声枪响!

  它的脑袋上面开了一个洞。

  佐佐木到一冷冷地说道:“帝国的勇士,从不投降。

  命令所有士兵,全部向南面冲锋。

  所有的士兵!”

  另外两个联队长,吓得不敢出声。

  赶紧出去组织。

  刚刚佐佐的意思两个联队长都明白了:集中所有倭寇向南面冲。

  其它方面完全不用管了。

  南面防守的是八十三军的两个团,这次他们手里有着新四旅才支援的五十挺机枪。

  时不时地又有三个骑兵营帮着清理倭寇。

  一直都打得比较轻松。

  现在突然遇到倭寇大部队不要命地向自已这个方向冲过来。

  机枪不断扫射的情况下,这些倭寇还是悍不畏死地发起冲锋。

  这完全就是自杀式的冲锋!

  战场上发生的情况,立刻被邵宏诉发现了。

  命令坦克火速前去支援,同时三个骑兵营也向着那个方向冲锋。

  原本其它方向还在防御的倭寇们,这个时候全都转变了方向。

  都向着宝华山方向冲锋。

  整个战场上的压力,全都集中到了八十三军的两个团身上。

  新四旅的官兵们,紧紧追在倭寇身后,不断地扫射、收割这些倭寇。

  佐佐木到一的目的还是实现了,面对着倭寇突然涌过来冲锋。

  八十三军两个团的防线,还是没有能够坚持到新四旅战车队伍到来的时候。

  上万倭寇同时冲锋,突破了两个缺口。

  虽然不到十分钟,就被堵住了。

  短短十分钟,至少几百个倭寇冲进了宝华山。

  随着骑兵营和战车赶到,那些自杀式冲锋的倭寇终于被拦下来了。

  佐佐木到一刚刚已经冲出了包围圈,它带着两个中队的倭寇,疯狂地在宝华山上逃窜。

  它知道:现在不是停下来的时候,还需要继续奔跑。

  缺口被再次关上后。

  新四旅的战车跟刚刚龙潭时候一样,不停地把这片区域里面的倭寇分割。

  分割再分割!

  没有了统一指挥,又不能够聚集成一团的倭寇。

  被新四旅士兵们,分散着歼灭。

  新四旅的骑兵营这个时候,也开始分开。

  按照连队在这片区域里面来回冲杀。

  刚刚还有上万倭寇一起冲锋的场景,不到一个小时,就完全消散了。

  这片区域的地面上,战马奔跑的时候,溅射起来的尽是血水。

  邵宏诉没有组织士兵进入宝华山去追杀刚刚逃走的那些倭寇。

  新四旅已经连续作战两天,也需要休整。

  穷寇莫追!

  新四旅打扫战场的速度很快。

  这一次龙潭之战,新四旅一次打掉了倭寇近五万。

  全歼倭寇一一四师团和上海特别陆战队。

  另外还有一个旅团和三个不同师团的联队。

  这样的战绩,传回到南京的时候。

  整个南京卫戍区都呆住了。

  今天战斗结束了。

  新四旅还不能够撤退。

  这么大的战场,战后打扫不是几个小时能够做完的。

  特别是新四旅要求打扫的标准特别高。

  还有长江下游那片沙滩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