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新四旅的新计划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5章 新四旅的新计划

第(3/3)页

寇一个师团的步兵联队还要多上一个联队了。

  旅团长佐佐木到一率领的倭寇这支队伍,前进速度飞起。

  一个半小时就赶到了离龙潭不到二公里的青龙山脚下。

  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倭寇突然遭遇到了伏击。

  同时铺天盖地的炮火也打了下来。

  站在青龙山上的邵宏诉见到望不到边的倭寇队伍。

  他根本不知道,这次前来支援的这支队伍,到底有多少?

  已经进入自已视线的倭寇至少有七、八千了。

  见到这支队伍的前锋已经快要走出青龙山。

  他这才下令开始射击。

  这个时候青龙山的这个炮兵阵地上面,有九二步兵炮一百一十门。

  这么多的步兵炮一起发射,完全称得上是惊天动地了。

  跟炮兵同时开火的,还有青龙山、团山上的那些步兵。

  隐匿在这两座山头不远的八十三军两个团,十辆坦克和新四旅的两个步兵营。

  没有接到命令,都没有行动。

  宝化山里面早就藏身好了的三个骑兵营,也没有行动。

  他们都在耐心地等候着出击信号。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队伍遇到阻击的第一时间,就命令队伍拼死冲击。

  在它看来,既然新四旅能够在这里设置阻击点,说明倭寇一一四师团的形势已经特别严峻了。

  自已这支队伍,如果不能够及时打开这个口子,一一四师团覆没的结果。

  一定会让自已背上一些黑锅的。

  为了不让自已背上黑锅。

  它不得不命令手下的队伍,不惜伤亡向两个山头上的新四旅守军展开进攻。

  青龙山上的炮兵阵地,这支炮兵早就把面前这些位置的射击诸元给试射过了。

  现在他们只是按照各自的分工,对山下那些倭寇进行打击。

  不得不说,只有自已能够打到倭寇。

  倭寇却不能够打到他们的感觉就是好。

  整个青龙山,现在就只有这块炮兵阵地上没有受到攻击。

  他们不停地向着山下的倭寇倾泄着炮火。

  这个炮兵阵地,不停地向着那些进攻前沿阵地的倭寇射击。

  佐佐木到一悲伤地看到:自已的士兵,根本冲不到青龙山上新四旅的阵地上面去。

  这不只是山上那些炮兵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山上修建的这些工事,实在是太多了些。

  每个能够冲锋的位置,至少都会受到两处火力点的攻击。

  还要加上头顶上面不断落下来的炮弹。

  战斗刚刚打响不到二十分钟。

  担任攻击的大队,伤亡已经过半。

  不得不撤退下来。

  只是这支队伍就算是撤退下来,也还是在山上那些炮兵的轰炸范围里面。

  想要安全一点,就只能一直撤退,退过团山,才能够不受到青龙山上炮弹的袭击。

  倭寇的第一波攻击被打退后,山上的炮火立刻开始延伸射击。

  目力能及的位置,只要有倭寇集中,都是这些炮兵们打击的对象。

  一百门火炮的威力是巨大的。

  旅团长佐佐木到一虽然心有不甘,却不得不率领着队伍一退再退。

  一直到退出了团山,退到了宝华山。

  跟在它这个旅团后面还有三个不同师团的联队呢。

  第三师**来的是:小兵第六联队。

  联队长中后直,见到丢盔弃甲退回来的佐佐木到一。

  按捺不住自已的兴奋:“阁下!请让我的第六联队上。

  我们一定能够把那两个阵地拿下来。”

  佐佐木到一现在巴不得有倭寇顶上去。

  立刻欣慰地看着这个主动求战的家伙:“帝国看好你!我们都看着你!”

  中后直激动得全身发抖:“不拿下阵地,我就死在阵地上!”

  立下誓言的中后直,回到自已联队面前。

  指着前面的团山阵地:“杀鸡及!”

  它跟普通指挥官确实不一样。

  中后直是冲在队伍最前面的。

  跟在它后面的那些倭寇,兴奋地跟在它的屁股后面。

  迅速向前面的团山阵地冲过去。

  它们出发地,是青龙山炮兵阵地的视线死角。

  因此这些倭寇躲在那个位置,没有遭到炮火袭击。

  在这个倭寇第六联队刚刚冲出死角位置不到三百米。

  就迎来了第一波猛烈的炮火打击。

  这个时候,倭寇第六联队距离团山山脚还有好几百米呢。

  倭寇整个联队,就这样冒着新四旅的炮火在前进。

  中后直原本以为,自已的这个联队向团山阵地发起冲锋的时候,遇到的炮火会少一些。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它们在进攻团山防线的时候,遇到的炮火打击更加猛烈。

  这是邵宏诉特别指挥的。

  他不想要整个防线的压力过多地压在前线的那些步兵身上。

  邵宏诉是亲自带着连队,顶着倭寇的炮火坚守过防线的。

  他能够清楚记得,当时那种绝望的心情。

  现在弹药足够,他不愿意让前沿阵地上的步兵们,尝试那种绝望的滋味。

  不夺下阵地,就要死在阵地上的中后直。

  不敢后退!它隐蔽在团山脚下,指挥着自已的联队,不要命地顶着炮火向上进攻。

  被炮火梳理过几次的队伍,已经变得稀疏。

  冲到团山防线前面的时候,还要面临着这里一团士兵们的明枪暗箭。

  战斗从来都是这样的,你学我,我学你。

  只要有用的,大家都会学习。

  昨天新四旅发现了驻守龙潭的倭寇一一四师团,它们的防线建筑非常有特点。

  因此邵宏诉特别把正在青龙山挖掘战壕的四个营长,全部叫过去学习过。

  这些营长们回到阵地上后,立刻开始了现学现卖。

  现在整个防线上面,不但有战壕、明堡。

  还有暗堡,并且这些战壕堡垒都是互相连通的。

  一天一夜的时间,给了这里防守的四个营充足的时候。

  现在他们终于尝到了辛苦过后的收获。

  倭寇冲到阵地前面五十米的时候,数量已经不多了。

  等到这些倭寇冲到三十米的时候,战壕里面的士兵才开始开枪。

  明堡里面的机枪开始扫射。

  不得不说,这些士兵们在明堡里面射击,安全性就是高。

  根本不用考虑倭寇的射击。

  倭寇第六联队联队长中后直,看着自已的队伍,每时每刻都在减员。

  进攻团山的防线也不顺利,这就让它非常的愤怒。

  但是愤怒并没有让它丧失理智,它并没有头脑发热。

  亲自率领倭寇冲防线。

  虽然刚刚它是率领着倭寇一直冲到团山山脚下的。

  山脚下遭到的只有头顶上的炮弹轰炸,冲防线的时候,遭到的可是战壕里面那些士兵点对点的狙杀。

  危险性完全不是一个级数的。

  现在这种情况,中后直也有后悔了。

  刚刚自已应该先让别的联队上来冲锋一伙的。

  等到山上这些士兵弹尽粮绝的时候,自已再跳出来一波腿。

  现在是自已给后面的那些联队做了垫脚石。

  想到这里,他的心在隐隐作痛。

  看着身前身后许多跟自已一样,匍匐在地上,隐藏着身形。

  躲藏着的这些手下,它的火气立刻就上来了。

  挥舞着指挥刀,大声命令:“给后送!”

  就是这些士兵怕死,不敢冲锋。

  否则就算是这山上的火力猛烈,四千多倭寇的冲锋,也能够一次冲上去的。

  中后直的这个想法是真的没有错。

  只是倭寇也是有思想的,没有多少倭寇能够真正做到完全不怕死。

  完全像机器一样的听候命令。

  这就造成了,就算是死,这些倭寇们,也宁愿趴着。

  因为这样趴着,活下去可能性更大。

  见到倭寇的攻势,缓了一些。

  青龙山上的邵宏诉,让炮兵暂停了射击。

  现在他已经发现了,倭寇换上来的,不是刚才的那一支队伍。

  倭寇至少有上万!

  这个判断让他有些吃惊。

  他对罗斯说道:“倭寇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计划。

  这山上的炮弹怕是不够。”

  罗斯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再去运一些上来。”

  “带上一个排!”邵宏诉命令。

  罗斯才不用走路的,她是骑着战马在前面跑。

  后面的骡马队,跟在后面追。

  新四旅的炮弹是充足的,昨天缴获的三十三条轮船。

  里面全都是补给品。

  炮弹是在里面占了很大一部分。

  青龙山上的战斗打响了。

  躲在掩体里面的末松茂治师团长,兴奋起来:

  “我们折援军来了,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会儿。

  就可以配合着援军发起反攻。”

  这个时候,能够在龙潭外面打响的战斗,肯定是前来救援自已的队伍,跟新四旅打起来了。

  所有被困住的倭寇一一四师团官兵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早晨被战车碾压到尘埃里面的士气,终于恢复了一些。

  现在这些倭寇们的冲锋终于带了一些生气和灵活。

  没有了战车支援的第六团,马上就转变了进攻态势。

  原地建立防线,又开始防守。

  右右现在已经习惯了元峥这种朝令夕改的习惯。

  命令着自已的这人团,守住阵线就好。

  暂时不用继续推进,不能够一次把这个倭寇一一四师团给打灭了。

  否则其它位置的倭寇就不会前来救援的。

  她手下的这些女兵们,现在已经换上了昨天才缴获的花机关枪。

  昨天的那些机枪全都当做后备,只有重机枪还是在防线最前沿。

  倭寇第一一四师团,在发现了新四旅的战车退回去后。

  立刻改变了以前的态势,不再继续后退,收缩防线了。

  而是开始了扩张,希望能够把第六团的防线打回去。

  它们现在也明白了:长江上面有新四旅的军舰。

  想要夺回曾经的第一道防线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这些倭寇的想法很实际,它们只想要把战线回到早晨开始的地方。

  这样才能够让它们整个师团的战略空间,有一点点的回旋余地。

  因此这些倭寇的进攻方向,又集中到第六团这个方向来了。

  整个龙潭,只有第六团推进的战线最长。

  现在倭寇当然要主攻这个方向了。

  第六团少了自已炮团的支持,对倭寇的打击,就远远不如之前那样的猛烈。

  这就让倭寇的进攻队伍,感觉到了希望。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