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抢劫倭寇战舰_沙漠佣兵之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2章抢劫倭寇战舰

第(3/3)页

,明天一定要把新四旅抢走的运输船队炸沉。”

  松井石根的命令,对漂在海上的那些海军来说,原本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不过这一次,新四旅劫走的还有海军的一艘军舰,

  一直就看不上陆军的海军第一次决定配合陆军轰炸那支胆敢劫掠了海军军舰的新四旅。

  正在甲板上面吹着风的元峥,突然感觉到一阵寒意。

  天冷了!

  他不知道,关于明天,倭寇已经给新四旅制定了一整套的轰炸方案。

  倭寇空军接到了最上面传达下来的轰炸命令,它们刚刚做出的再不到新四旅周围空域出现的决定,

  在上级的压力下,立刻作废了。

  “以前是陆地上,这次是在江上,也许情况会不一样!”这是倭寇飞行大队队的想法。

  这次轰炸计划提前十几个小时开始制订,考虑到新四旅现在所处的位置,

  周围根本没有国军的防空阵地,要轰炸的也是水面上的军舰,

  所有的轰炸机,都针对性地装上了对应的炸弹。

  一场针对新四旅的轰炸计划,紧张地准备着。

  同时间,上海和平饭店里正在举行一场宴会,

  几个人匆匆忙忙地走到正在参加宴会的几国大使身后。

  悄悄地说了几句话。

  这些全省瞩目的大人物们,互相笑了笑终于有人提议:“我们找个房间聊一聊?”

  这个建议立刻受到了几位大人物的响应!

  这些大人物们走进一间专门为他们布置的房间里面,美丽国公使休斯敦肯特微笑着说道:

  “各位朋友!刚刚我收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刚刚在苏州城外,国军一个旅竟然突破了倭寇七万人的包围圈,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还在突围后,抢劫了倭寇一艘军舰和五艘运输船,这些都是给苏州那些倭寇运送补给的。

  对这件事情,各位有什么看法?”

  倭寇公使立刻说道:“这是谣言,这是诬蔑,这是国军节节败退时候,有意放出来的风声,鼓励他们军民士气的。”

  休斯敦肯特冷笑:“真真假假的,各位自然能够分析的。”

  高卢国公使皮埃尔,最近正在窝火,他们本来在这个地方有单独的租界的,现在倭寇已经事实上占领了他们的地盘。

  皮埃尔同样冷笑着说道:“这个可是有证据的,你说这是诬蔑?那么你们第十一师团为什么要撤回本土去了?

  随同那些倭寇士兵们回去的二万骨灰罐子里面装的是黄浦江里面的水吗?”

  倭寇公使不敢对美丽国的休斯敦肯特大声说话,

  因为美丽国现在正在大力给它们出售各种各样的战备物资,

  小到一颗螺钉,大到整船整船的石油。

  但是出于高卢国的皮埃尔就不一样了,它大声说道:“皮埃尔先生!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你要清楚现在是什么什么地方,

  在对什么人说话!”

  日不落帝国的公使多德马文打圆场:“不要纠结在一支场小小的失误上面,国军这支新四旅虽然战斗力惊人,

  不也是从苏州撤退了吗?可惜这支队伍的人数太少了,如果有一个军团……”

  他最后一句话,让倭寇公使更加生气了:“明天你们就会见到新四旅全军覆没的消息。”

  推开门气冲冲地走了。

  在座的几个人并没有跟着离开,而是互相看看,多德马文说道:“虽然国军现在节节败退,

  这些天他们的抗战情绪和抗战意志却是节节高涨,

  倭寇小小岛国,接下来的日子难说了。”

  休斯敦肯特笑着说道:“你们日不落帝国也要小心啊!”

  多德马文闻言后,一言不发。现在他和他背后的国家在东亚这边有着重大的利益,周边全是他们的殖民地,

  这些倭寇突然间崛起,现在夺了高卢的租界,如果没有国家压制,接下来怕是要夺他们的殖民地了。

  新上任的首相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坚持不干预政策。

  这会让整个帝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遇到重大困难的。

  可惜他在上海看到的,国会里面的那些人,完全不相信,他们还沉浸在自已世界第一大国的虚假幻想中。

  整个东亚的天空上,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里,

  却没有一个大国愿意站出来发出主持一下正义,

  对倭寇的侵略行为不但没有阻止,在国际上反而还有支持的声音,一支在叫嚣。

  因为战争,交战双方对各种物资的需求急剧增加,

  使得各国的商人们全都闻风而动,订单接得手软。

  价格也水涨船高,利润比平时多上了好几成的,这些的商机没有几个人愿意放弃。

  阿瑟·尼维尔·张伯伦首相的政策就是,只要没有人侵略到自已本土上,就不做任何表态,

  抓紧时间发展经济,争取早日把经济搞上去,然后重回霸主真正的顶峰。

  但是这样的想法,在当前的东亚是行不通的,倭寇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它们现在提出了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的设想,

  在这个设想里面,整个东亚都在倭寇的共荣圈里面,日不落帝国的利益完全被倭寇占领。

  就算是这样,国内的那些人还是视而不见,首相更是对倭寇的这种提法,连谴责都没有。

  皮埃尔心里也有同样的想法,高卢再也不是从前的高卢了,

  这次倭寇占领上海,在上海高卢租界屯兵登陆,然后竟然就不走了。

  使得不少高卢国的商人们不得转移到公共租界去做生意。

  整个上海高卢租界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了倭寇租界。

  可惜的是国内同样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看着倭寇坐大。

  在上海的各国公使们,都能够看到倭寇的野心,只是这些国家的国内,

  都把精力放在恢复经济上面,对于这种曾经的友邦受到别国侵略的事情,

  完全不置一词,只顾着给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战备物资。

  那些站在高处的人,眼光却只盯着了国内,完全忘记了现在这个时代,蒸汽机、内燃机的使用,已经把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了。

  东亚一个岛国已经可以威胁到全世界的秩序了。

  科技越发达,世界越危险!

  也许科技发展到最后,人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用拥有毁灭整个世界的能力。

  宴会厅那边的音乐,还是一样的热烈,这间小屋子里面的大人物们,各自起身,

  回到宴会厅里面,寻找自已的快乐。

  世界的明天终究还是世界的明天,今晚只要好好享受就是了。

  站在长江边上的元峥看着天空中上的星星,默默地在岸边。

  却怎么也无法好好地享受这江边的夜晚。

  江面上有新四旅的三个团,大多数的士兵们已经休息,这个白天他们可是连续参加了两次战斗,

  已经非常疲倦了。

  岸上有新四旅的二个团,这些战士更不用说了,上午打了一场硬仗,接下来骑着战马跑了近百公里,

  早就累得疲惫不堪的了。

  不过连续赶路近百公里,倒是让这两个团里面的战士们骑术见涨。

  现在他们骑在战马上,已经不会害怕战马狂奔时候会掉下来了。

  现在大家都在休息,准备着明天继续沿江而上,大家都期待着回到后方能够休整一下。

  若是按照元峥最初的想法,这个时候带上一支一百人左右的小部队,

  突袭倭寇上海派遣军总司令部,能不能够制止接下将会发生的事情?

  元峥茫然了!

  新四旅虽然抢到了倭寇的军舰和补给,却也让自已的目标变得大了许多。

  补给船上面的物资元峥大概看了看,里面有各种弹药和粮食、油料。

  还有许多的罐头制品,压缩饼干,看来倭寇对三个师团的补给品全都在这里了。

  这样多的补给品,新四旅不可能放弃,怎么都不可能的。

  因为这上面的所有物资都是新四旅急需的。

  炮弹、弹药、枪支这些东西,最近这些天,新四旅的补给都是来自缴获。

  现在有了这么大一批的补给,放弃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想要带着这些补给品,顺利地回到后方,这中间的困难肯定不会少。

  明天倭寇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元峥不害怕倭寇派出战机轰炸,也不怕倭寇的军舰追上来,

  实际上元峥最害怕的是,倭寇用反间计:如果倭寇向南京方面提出来,

  用新四旅换和平的话,常凯申九成九都会同意的。

  这次的上海会战,倭寇三次在它们战场失利的情况下,提出停战和谈。

  这种奇葩的请求,竟然连续三次都成功了,

  第一次倭寇在上海兵力严重不足,被早有准备的国军压制在工事里面,

  马上就要全军覆没的时候,它们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

  这个请求倭寇自已都有会信心不足,这只是军部在战局不利的时候,

  无路可走的时候提出来的一想法,谁知道竟然让倭寇外交部办成了。

  借着双方停战谈判的三天时间,倭寇紧急从青岛运来了一万多人增援。

  有了援兵的倭寇,主力停止谈判,恢复战斗。

  被国军再次教育做人之后,军部竟然再次让外交部跟南京政府谈判,竟然再次得到了回应。

  这回双方的停战持续了四天,四天时间里,倭寇从国内送来了海峡对面送来了一支二万多人的队伍。

  倭寇再次中断了谈判,双方继续开战,让倭寇没有想到的是,连续两次增兵,在战场上还是没有能够占据主动。

  这是因为国军在这些日子里,全国抗战热情高涨,各地抽调来的军队越来多。

  于是乎倭寇第三次提出来停战谈判,常凯申欣喜若狂,不顾大多数将领的反对,

  立刻同意了跟倭寇的谈判。

  这一回倭寇倾全国之力,从本土派出了两支艘航母,增援了大量士兵,

  从杭州金山卫登陆,这一次国军再也没有能够占据上风了。

  倭寇完美地利用每次的机会,从各处调集军队,

  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假如……

  元峥苦笑着摇了摇头,把这样危险的想法丢在脑后。

  左左、右右、罗斯跟在他的身后,她们都知道整个抗战的发展方向。

  对元峥心中的焦虑有共同的感受。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将会发生的事情,是整个人类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惨案。

  她们都跟元峥一样,想要阻止这件惨案的发生。

  从现在来看,事情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再向着那个方向发展。

  一切都好像已经无可避免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