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7章 徐庶入颍川
第(3/3)页
当徐庶将这个口号喊出来的时候,那已经做好了拼死一搏的颍川诸多豪族世家顿时眉头紧蹙,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而作为之这件事情的“当事人”之一,颍川陈氏当代家主陈忠也是一脸的迷茫之色。
不知道徐庶这是什么意思。
“徐庶.那徐元直当年的确是颍川出身。
至于是否收了祖父恩惠当年这颍川百姓哪个不算是受了我家先祖恩惠。
他这般说到也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他今日这带兵进入颍川,却又说出这等话语,到底是何意?”
陈氏如今的家主陈忠算起来和曹魏重臣陈群也是异父异母的亲堂兄弟。
当年三君之一司空掾陈谌之子,这地位和家世都无需多说。
此时面对着徐庶的大军进犯,他自然也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家族,不让陈氏再次收到乱兵冲击。
可这一次,徐庶突然的改变态度,非但没有对颍川的诸多城池发动进攻。
相反他竟然还直接不断派出使者,用颍川世家的规矩一次次拜谒,希望去拜祭他祖父。
这.陈忠蒙了!
最近我看到了很多评论区里有分田,也是很多历史小说里面比较标准的一个打法。
理由就没法直说了,因为有“成功”案例。
但是真的成功了么?
这件事情是一锤子,最多两锤子买卖。
而分田于百姓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从古至今无论是汉末还是唐初都有过类似于分田的这种举动。
他是真好用,因为真拉拢民心。
但是为何最后两个体系都失败了。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节点!
那就是宋朝的土地兼并比明朝还要严重,为什么宋朝愣是没有因为土地兼并崩了。
这就是节点。
他有一样可以取代土地的东西。
换而言之,四十年之后,当百姓数量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了之后会如何?
初代百姓有田了,需要劳动力有了保证他们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会如何。
他们第一个想法,我不担心战乱了,我有土地还有好日子和奔头了。
我还有婆娘了,那干什么.生啊!
可是当孩子多了,人口多了,土地却慢慢不够了。
时间长了,土地增长不如人口这么快,古代没有工业体系和加特林的支持,异族还不是载歌载舞。
军中需要不了太多的人,手工业不够发达,工业没有出现,你让那些火力十足的年轻人干什么?
走街串巷然后等着朝廷严那个啥么?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