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诸王
第(2/3)页
彪悍魁梧,反而有些清瘦文弱。他们是兄弟二人,却都有王的封号。他们的父亲是上代汗王的嫡长子,只是体弱多病,早早退出了汗王之位的争夺,并全力支持老汗争夺汗王之位,所以老汗在成为金帐大汗之后,感念兄长的恩情,将兄长的两个儿子都封为王,待遇并不逊于自己的儿子。
最后是子雪别汗,不用过多介绍,李玄都已经熟悉。
大魏以左为尊,金帐以右为尊,左五王之后就是右五王,首先露面的是明理汗,李玄都已经见过,其次是乃刺汗和药木忽汗,李玄都同样见过。然后便是曾经将李玄都拒之门外的失甘汗。
在老汗的四个儿子中,失甘汗排行第二,仅次于明理汗,也许是因为多年以来郁郁不得志的缘故,失甘汗没有明理汗的城府深沉,也没有药木忽汗的意气风发,他的眉头总是皱着,面带悲苦之色,早生华发,尽显老态。失甘汗的老态与明理汗的老态不同,明理汗给人的感觉是戏文中在幕后翻云覆雨的大奸臣,人老心不老,哪怕白发白须,仍旧精力十足。而失甘汗给人的感觉却是官场上备受排挤之人,失意、悲苦,就像被榨干了的药渣,彻底没了心气。
在失甘汗落座之后,诸王中声名最为显赫的伊里汗终于到了。
李玄都早在很多年前就知道了伊里汗的存在,缘于祁英与伊里汗的议和,因为此事,伊里汗在中原也是大名鼎鼎,“汗”并非伊里汗本名的一部分,而是“王”的意思,而伊里汗的姓氏是特穆尔,但中原百姓并不知道还有三个字的姓氏,于是便以金帐的国号为姓,根据音译将其称呼为“金伊里”。
明雍二十年,初出茅庐的伊里汗随兄长出兵攻打大魏,首战便大破魏军数千。明雍二十二年,伊里汗独自领军,先后在凉州、秦州等地激战,胜败不一,最终因为魏军腐朽不堪,金帐大军得以兵临西京城下,明雍帝下旨,由秦中总督祁英出面与金帐汗国的伊里汗订立城下之盟。大魏武德十年,伊里汗率领金帐大军再次南下,攻陷西京。武德帝惊怒交加,就此病倒,不能理事,朝政交由皇后谢氏和内阁首辅张肃卿共同署理,在张肃卿的主导下,大魏朝廷拒不议和,调集蜀州、中州、晋州、燕州等地兵力,由左都督秦襄亲自领军,在秦州与金帐大军展开大战,伊里汗被迫退往凉州。次年,伊里汗因为接连战败且粮草不足而撤兵,秦襄短暂收复秦州、凉州。同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