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佛门归降_皇宫里的妖精好上头(会促织的狗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4章 佛门归降

第(2/3)页



毕竟,这些人日后也是有用的,当官当头的不是东西负隅顽抗,可最后死的都是他未来的子民。

武十一不想要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虽然已经破的和马蜂窝一样了。所以,他终究没有命令自己手下的勤王军马以长公主的名义在顶点清除谁。而是收了他的军师刘伯庸的妥协建议。

刘伯庸告诉他,佛门之所以如此怂恿别人反对他这个新王,无非是害怕自己在大行朝的特权受到侵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先施以仁德。对于主动投靠自己的佛门子弟,找几个吉利名字,广封法王、宗师之类的。

到时候,他们见新王比前朝帝君还能优待,自然会调转风向转而支持勤王大军的。

刘伯庸的建议,很让武十一受用。于是乎大手一挥,让刘伯庸安排这些事情。

刘伯庸聪明人。他得到主公的诏令之后,立刻写了篇措辞委婉的《告佛庙书》,把新王百特曼的政策公之于众。

为了拉近和佛门的亲近感。刘伯庸还把武十一在护国寺的度牒要来,加以解释。说新王也是在护国寺出过家,当过和尚的,和佛门有天然的感情联系。只要你们交回大行的印信,接受新王的册封。便自然可以得到更大更好的新印。

刘伯庸的判断是正确的,有了这些操作。佛门的风向终于变了。

最先是东山瓶城的一个叫和恩的僧官向武十一伸出橄榄枝。把宣佛院的铜印交给了武十一。而后武十一立刻以“天下勤王兵马大元帅,四方王”的名义封这人当了个“宝大法王”。为了抓典型,武十一还让匠人给他重新刻了个老大老大老大的金印挂在脖子上,到处游街,到处讲解。

有这一块金印做“广而告之”。佛门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第二天,便有三十几个宣佛院的高级僧官前来更换印绶,接受新的任命和册封。

武十一照例,依旧老大老大老大的金印挂脖子,游街招摇。

在之后,整个佛门沸腾了。短短半个月不到。便有近千号高僧接受了册封。一时间,武十一身边那是高僧云集,佛法庄严。就连刻印的吉祥字儿都不太够用了。

于是乎,从第五天开始,武十一封给这些人的封号就开始随意了。开始用铜料制印,在后来铜料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