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税改革
第(2/3)页
能够征收的那部分,则是在运输过程中。
譬如钞关税、九门税、过闸税、船引税、桥税等等。
也只有控制了这些交通要道,才能够征收到税。
或许要想进行变革,也只有在这条路上进行了。
想到这里,朱由棷抬头看着苏林华,开口问道:“商税体系太过繁琐,还是要简化一些。而且征收机构,要全部归于你们税务部这边,其他部门严禁插手,杜绝多头征管,杜绝腐败!”
“遵旨!”
税务部尚书苏林华点点头。
苏林华端着茶杯,小口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陛下,至于商税体系改革一事,我们税务部这边翻阅了历朝历代的商税,发现宋朝商税最为合适。而且根据史书记载,宋朝商税甚至超过田赋,支撑南宋半壁江山。”
“哦,是吗?”
朱由棷有些诧异,没想到挫宋竟然还有这么一面。
“是的,陛下!”
税务部
尚书苏林华继续说道:“宋朝商税分为住税、过税两大类。其中住税有塌房税、门摊税、牙契税等。过税则含有钞关税、九门税等。”
“那和我大明,相差无几啊!”
朱由棷微微点头,问道:“宋朝商税占比那么多,难道是税率很高吗?”
“陛下,”
苏林华解释说道:“我大明立国之初,商税沿用的是宋朝商税,大致体系相差无几。就连税率,也沿用的是宋朝。宋朝过税五十税一,住税则是三十税一。我大明,也一样。”
“税率也一样?”
这一下,朱由棷更加疑惑了,“那为何宋朝商税有那么多?”
“那是因为宋朝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商税务,负责征收商税。”
苏林华解释说道:“最高峰之时,宋朝商税务高达两千两百多个。而我大明,仅仅只有八大钞关……”
“唉,单单是征收机构都远远逊色于宋朝,自然征收不到多少商税了。”
“其实说到底,我大明定下来的商税税率并不低,只是征收机构太少了。若是能够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