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盐业总商社(一)
第(1/3)页
赚钱的项目,自然是盐业!
从古至今,盐业都是朝廷专卖,因为其中有着丰厚的利润。
当西汉时期,盐铁专营制度建立之后,也给朝廷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
进入明朝之后,虽然盐铁专营制度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在经营方式上,却有一些变化。
为了给边关地区,解决输送粮食的问题,明朝发明了盐引制度。就是让盐商,运送粮食到九边重镇,交付给驻守官兵。
而后,由驻守官兵开具盐引。盐商拿着盐引,到盐场买盐,之后运送到各地进行售卖。
这项制度,原本是想利用盐业的高利润,吸引盐商解决九边重镇的粮食补给问题。
不过,有制度,自然会有腐败发生。
没有背景的盐商,辛辛苦苦地奔波着。
但是,一些朝廷权贵,啥也不做,就能够直接从朝廷中获得盐引。
这些朝廷权贵,获得盐引之后,又不用经商,直接转手倒卖,平白无故获得大量的金钱。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大明朝屡见不鲜。
也正因此,原本的盐引制度,也被渐渐地破坏。
到了现如今,更是一点也不剩了。
因此,在收复京城之后,朱由棷就在考虑,如何改变盐业制度。
毕竟,盐业之中的丰厚利润,朱由棷也是知道的。
而食盐,又是普天下百姓们的生活必需品,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食盐。
因此,朝廷官营盐业,不仅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还能够为
天下百姓们谋福利。
前段时间,朱由棷也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了盐业制度改革的办法。
而这一次来到大沽口新区,自然也是为了查看盐业制度改革的成果。
在大沽口新区南边,便是整个大明,乃至后世之中,都闻名遐迩的大盐场——长芦盐场。
在大明陆军打败八旗,收复京城之后,长芦盐场也回归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视察完大沽口新区之后,朱由棷也在随从的陪同之下,来到了长芦盐场。
盐场负责人袁傲迪连忙迎了上来,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