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九十七章 选拔人才_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九十七章 选拔人才

第(2/3)页

制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全国性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如今的大明还没有富足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程度,离这一想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既然如此,便从明年开始会试和殿试吧。”

朱由棷思考了很久,终于出言道:“不过朕的想法是,所有百姓在初等学府的学习费用,逐渐全额由朝廷来承担,而在这期间,也甄辨出一部分适合工匠的人选,少数人通过考试,继续进入高等学府,最后再进行全国性的考试,选用其中的人才。”

“这些人除了入仕为官外,也可以担任起教育的责任,而这些担任师长的人,也应由朝廷来选用和统一支付酬劳。”

朱由棷的这个观点,其实和后世,技校和高中的区分本质相同,当然对于科技的钻研也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他也继续说道:“对于科

学院人员和财政等方面的细化培养,也要继续进行,这些通过全国考试的人才,将有机会进行我大明的这些部门,进行定向培养。”

“也就是说,初等的教育是普适化的,甄选出人才后再进行专项培养?”

刘静轩最先听懂了朱由棷的意思,接着问道:“可陛下,这些士子学习,便是为了出仕为官,让他们担任工匠,他们很有可能不愿意。”

朱由棷也明白刘静轩的意思,“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在此时的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不过他也回答道:“朕所要求的,对高级工匠的补贴,便是为了让大明的百姓,改变这样的老思想,工匠,特别是高级工匠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

“必须要逐渐改变,百姓们这种对于阶级观念的想法,所有对大明建设做出贡献的人,都要受到尊重。”

“可这样一来,农民的地位又降低了啊。”

刘静轩反驳道:“这些百姓们的子女,都参与到了工匠以及高级人才的选拔当中,甘心耕种的百姓就会变少。”

朱由棷对刘静轩的担忧,自然很理解,若是以前,他也会担心这一点,若是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