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郑的干女儿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郑的干女儿

第(3/3)页

园的副监,我带他过来和大家见个面认识下,同时也听听你老弟对这园子有何评价。”

  “评价不敢当。”李丹叉手,问:“千岁当初建这座园子的初衷可是品集万物、芸芸大观?”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定王点头:“你看,这园子西半部主要是树木、花卉,东半部中央是个细长的湖泊,周围蓄养动物。”

  “臣看到靠近大门处种着大片玫瑰花,可是用来做香粉的?”李丹问。

  “李解元猜得不错,不过只猜对了一半。”黄副监笑着告诉他:“那地方原本是考虑给陛下建个行宫,但陛下觉得没必要浪费帑金、徒损民力,所以只好先种了五十亩玫瑰。”

  “千岁立意甚好,臣愿意极力襄助!”李丹说:“臣看这园子广大,空地也多,何不再引进些雀鸟、水禽,以及更多的走兽?”

  “这些东西要收集过来,耗费很大呀!陛下怕是不会肯给孤这笔钱。”定王苦笑。

  “倒不一定需要朝廷或者陛下从内库里出资。”

  “嗯?”定王看了眼温舟,他是知道温舟是商人的。“卿莫非又在打商人们的主意?这样不好吧?”

  “有利可图之事,怎能说不好?”

  李丹话音刚落,温舟已经反应过来,叉手向前:“温某愿意做第一个赞助之人!”

  “温兄且慢,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做决定。”李丹说完再次转向定王:“敢问千岁,芳林苑不会凑巧也是您管理吧?”

  定王眉毛一挑:“你还真说对了,那是皇家苑囿,孤当然有责任。”

  “太好啦!”李丹抚掌:“其实臣心里一直有个念想,打算成立两所学校,一校研究草木粮谷蔬菜以及各种堆肥,一校专门研究动物畜牧和兽医。

  如果千岁可以同意将这两处苑囿作为学校学员们学徒饲养或种植的场所,改建的费用臣可以帮您想办法!”

  这个建议很出定王意外,他和黄副监迅速交换个眼色。黄副监问:“李解元,两个园子都改?那可需要大笔的资金呐!”

  “副监大人尽管放心,钱不是问题。”李丹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感觉周围所有的目光都有些异样。

  “那……解元准备怎么改呢?”

  “我打算同林苑以展示、饲养、繁育动物为主,设兽部、猿部、鸟部(包括水禽)、爬行部、鱼部和虫部。建馆舍容纳之,以花草点缀之。

  而在芳林苑则以设草部、林部、柔夷(含水草和苔藓)、蕨部,以亭台桥榭勾连其间。”

  定王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用意:“三郎之意,是要在供人游玩的同时供学校生源格物使用吗?”

  “千岁明鉴!”李丹奉承说:“而且还不仅于此,动物、植物分别在两园内饲养或种植,在供学员格物研究之用外,还可以供游人观赏、普及知识、开拓京师市民的视野;

  有利于优良品种的保护和传播,而且有助于改善商京市民的民风,提高京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令各国商人、使臣钦佩我天朝地大物博……!”

  “有这样多的好处?”定王和黄副监大吃一惊。

  “那当然,好处多着呢!”李丹笑道:“改建这园子其实不需要各地征调百姓,臣有办法利用四厢的帮闲、青皮就可以轻松办到。

  而且,建设农牧学校和动物学校,还可以吸纳大批通文墨但未能获得科举功名的人入校,参与格物研究之后分到各地去建立分校、兽医站、种子商社等等。

  等于为这些人找了条新的出路,顺便将高产抗病害的种子、良种牲畜贩卖到农民手里。后面能有怎样的结果,臣不说千岁也可以看到了吧?”

  他们这时走到湖边,定王背着手深吸口气,忽然笑着说:“大家既然是来游春,怎可枯聊无诗?你们看,这处游廊连亭都还空着。

  诸君皆饱学之士,烦请留下墨宝,也是本园的一段佳话嘛!”正说着,就已经看到周原鹿带着几名侍卫往亭子里在搬桌椅和文房四宝。

  李丹回头笑道:“原来千岁在这里打我们的埋伏,大家不想献丑都不行了,快搜肠刮肚,将本事都亮出来罢!”

  几句话说得几人都有些技痒,脚下加快几分,沿着下面廊子向立在岩石上,三面环水的亭子走去。

  看着众人纷纷落座,李丹走到定王身边:“千岁排兵布阵,将这埋伏打得妙。臣请千岁垂恩先笔,为我等做个表率。”

  定王未答,一副临湖远眺的样子,看着风景轻声说:“卿建议大善,孤王心动矣。不过仅仅口头上一个建议是不够的。你可懂孤的意思?”

  “懂——!”李丹叹口气拉长声调回答:“就是让臣回去写份详细的计划书呗,而且关键还要把集资、收入用途和工程劳力这些事说清楚。您是指这个吧?

  没事,我来写,反正等开榜这几天也闲着无事,总不能天天出去游春呵!”定王嘴角微微浮起,觉得和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  「昨天睡得太晚,今天有些起不来床,两杯咖啡才算睁开迷糊的眼睛。诶,我等票票呢,大家都投了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