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讨价还价
第(3/3)页
郎全家去安顿,然后向李丹请示。
李丹这才告诉母亲自己已经下订了一处园子准备接全家过来住,不过目前那边还有些简陋。小钱氏笑说在这京师城里能简陋到哪里去?
不如在这里先住下,明日去看看,若合适便先搬过去省得大家挤在一起。
李丹一想也对,好歹那边有两进五、六间草房,后边园子里也有三、四处画室、花房、水榭都可利用。便答应下来。
这时桃娘也来了。李丹硬着头皮叫她过来给母亲和两位主母行礼,猛然见看见缩在后面幽怨地盯着自己的恍儿,心里又小小地哆嗦了下。
赶紧转过头找刘恩,吩咐给小钱氏安排住处,桃娘肯定要搬到厢房,把正房和书房先腾出来分别给阿英和武宁儿居住。
然后告诉母亲天使来了,请她们先随刘恩去安置,自己接待之后再来请安。
小钱氏本来见到桃娘很想拎着儿子去教训,听说天使在等吓了一跳,赶紧说:“快去、快去!”便放了他。
李丹匆匆来到仰月轩,刘太监问何事这般喧哗,李丹告诉他是江西的家属到京。刘太监误会了,以为是李丹临行将家属叫到京师的,竖起拇指:“忠臣李三郎,名不虚传!”
这份夸奖让李丹不知该怎么回答好,只得将错就错地受了,然后问他:“公公因何事这晚来寻李丹?”
“陛下想起一事,让咱家来问问。”
“哦?请讲!”李丹连忙恭敬地叉手说。
“若战事不利,当如何?”
李丹看了眼门外,压低声问:“请教公公,陛下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刘堪摇摇头:“天心岂可测之?但只请公子实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有!”李丹便将方才自己与幕僚谈到的几点说了,还有听说兵部上下都很乐观的话。“毫无根据、盲目的乐观绝不是什么好事。”
李丹说:“我有心理准备,也许我们前期会有失利,也许也必汗比我们想象得更狡猾。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觉得此次十拿九稳的说法必须立即予以制止,不能让它扩散危害全军!”
“嗯!”刘堪点头:“既然公子知道这些了,万一……?”
李丹踱了几步,回身说:“如果有那种万一,那么克尔各人可能直接进入辽西,或者危及锦州至山海关。”他掏出纸笔大略画出辽地地图和主要城市,指着说:
“公公请看,我军如果在库伦以西不能斩断敌人手足,导致克尔各人长驱直入。那么两个最大可能性:
或者也必汗带军北上扫荡鲁颜部,吸收或吞并他们;或者他南下往辽河套。
如果是后者,虽然面临朝廷军队反击,但是获益可能最大。
被截断在外的辽地守军成为孤军,一旦发生全面溃败,克尔各人便有机会把全辽收在囊中,所以我认为他很可能选冒险但是收益丰厚的后者。
而我军要做两件事:在懿州设置第二防线,拖住他的脚;另外要准备在大凌河到牛庄之间与敌决战!”
“所以李大人建议在盖、海一带集结精锐作为预备队?”刘太监指着图上的位置问。
“是的。”李丹点头:“我们能仓促之下组织五万一线部队,如果他们抵挡不住,就得交给第二道防线上这三万预备队了。”
“问题是,他们就能挡住吗?”
“不见得。”李丹摇头:“但是值得一试。目前神武军正奉命在沧州集结整训和换装,他们要待神机营抵达后研学新战法,练习使用新装备,然后从大沽登船前往海州。
如果他们学习顺利,便可以有能力挡住两倍于己的敌军!”
“两倍?”刘太监皱眉想想,幽幽地说:“您能有多大把握?”
李丹心头一跳,他看出了某些东西。“如果交给我指挥,把握在六成。”他说。
“能再提高些吗?”刘太监微微摇头:“六成可太少了,陛下恐怕不能用这个来面对朝廷诸君的。”
“如果……陛下可以允许的话,臣建议招募饶州团练三年来退役的老兵组成一个营,将这个营用船送到吴淞口,再改乘海船北上。
如果有这个营的加入,臣可以说八成胜算在我!”李丹压低声音说。
刘太监偏头想想:“嗯,这倒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路途遥远,能有多少人愿意参加,而且朝廷又要开支不小的军费啊,三千多人呐!”
“公公,不需要开支。”李丹笑嘻嘻地:“臣只要两个条件:该营参加的战斗结束后战利品四成归该营自行支配;还有辽地出产毛皮、牲畜的五年独家收购权。”
刘太监点头:“这倒不是难事,咱家回去禀告陛下就是。不过装备和路费也要你们自己出,可以不?”
“这都是小钱。”李丹很大气地挥挥手:
“公公,如朝廷同意将辽地煤炭、铁矿、木材三个行业免税经营的特许,及马车、酒类、玻璃和水泥的专卖权给臣的商社,七年为限,臣还可出资为朝廷收复的三州两县建设城池。”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