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把李丹架到火上_布衣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把李丹架到火上

第(2/3)页

头渐渐舒展:“卿真拾遗补阙也,朕晓得该怎么做了。”他说完露出笑容:“朕当年曾答应让你兄长做两年便去外放,不好意思有些食言啦。卿觉得派他去哪里为好呢?”

  “陛下不如派他去广州附近?”

  “哈哈!”赵拓立即明白了李丹的用意,点头说声好。

  李丹继而提出自己在辽宁时提到过,没有把所有地区都划为布政使直辖,而是有若干地方仍划为军州,交给都指挥使司管理。

  这样做不仅出于安抚原辽宁镇的想法,而且因为都交给布政使司的话疆域太过广大,新成立的机构无力全面管理,反而会让边缘各县疏于治理,起不到辖区的作用。“

  这些地方多和厄古人、女直人接壤,如果无法有效管理,还不如交给军队主导,至少利于边境守护。”李丹说:

  “不过臣想说的是,由此想到内地有三处布政使司也是地方广大而力有不逮者,即湖广、两湖和川蜀。臣建议每一、两年分割一处,五、六年内将它们一分为二。

  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广分为广东、广西;川蜀分为西川和巴蜀。

  这样做可以对广大地域实施有效管理,利于增强朝廷的管辖力,便于各种政令下达和传播。

  但因涉及事务繁多,比如官员选派、调任,机构设置等等,所以臣建议在一段稍长的时间内实施,不急于一时。

  陛下可以斟酌并与内阁商议实施的办法、步骤,具体臣回去后拟出条陈上呈陛下预览。”

  “好,如果内阁没有意见,就先从广东、广西的分割做起!”皇帝想到这样做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好处,立即点头同意,忽然想起:“卿刚才还建议增设两部?”

  “其实,臣还觉得陛下要立意中兴施行新政,最好有个机构负责策划、统筹帝国战略的实施,基础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基础设备、设施如重大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这个机构可以叫做‘新政局’,位在部下司上,委任主管可以是侍郎级,参与御前会议并且直接向陛下汇报。”

  赵拓微笑:“卿不会是想自荐吧?再说,这个新政局和内阁之间有何不同呢?”

  “臣确实是想自荐,陛下居然看出来,惭愧啊。不过臣的级别怕还不够!”

  李丹笑起来,解释说新政局主管策划新政策、新战略和全国性、跨省的大型工程,有调节、协调、监督的作用。

  内阁则全身心处理日常军政事务。皇帝协调内阁与新政局之间的关系。

  “明白了,一个管新政,一个管常务。”皇帝想想:“这个建议有趣,卿也写成条陈报上来,容朕仔细思之。另外外交与礼部,商务与工部之间有何区别?”

  “外交部专管外国王室、官员、外藩接待、往来,驻外使节派遣,外国使节接待,代表朝廷发言和表态,管理侨民事务等。

  礼部则专心于内部事务,诸如礼制规范、纳贡、科举、内藩往来和接待,国家祭祀等。

  当然,臣也在考虑育人者大事也,将来或可将科举事务单列为一教育部,这是后话。

  商务部负责制订和实施内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等,目的是促进我朝商品货物的合理流通、物价稳定、度量衡统一,以及对外商品输出、采购帝国所需大宗战略物资等。

  工部源于冬官,原意主掌天下工程事务。但上千年到今日情况已经变化,人口繁衍、疆域广大、地域差异都是古代所未见者。

  如今的工部职责范围过大,过于模糊,如不清晰梳理则反而有损其权、有碍其专。

  臣以为,工部原有货币、虞衡之职可以拿给商务部,使其专务工程建筑、水利道路、机器制造、矿冶纺织。

  其中兵器、军备制造可以转给兵部,使工部不涉及军务,更加专心于民生。”

  “看来卿的意思,是要厘清各部权责,使其更加擅、专?”

  “正是如此!清楚自己的任务才能更好地达到目的。”

  “卿只说了礼部、工部,对其它诸部应该也有考量吧?不妨都说出来听听。”赵拓眯起眼睛来笑着说。

  “臣斗胆,其实各部中反而是吏部职权虽大,却清晰明了。因其虽然管理官吏,但毕竟人数有限、事务有限,不像其它各部那样繁杂。

  刑部掌天下刑狱事,相对来说也清晰,但其中有一缺项,就是律令的编纂、修改、传授。

  陛下可传旨设立律令司和专门学习法律、刑名的最高学府——皇家律法学院,凭学院的毕业证书与从业执照,才能从事刑房吏员、书办、讼师以及各地分校教谕、教授之职。

  户部负责掌管户籍财经,名义上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臣建议将其财政功能突出,其它如疆土、田地、户籍之类另成一国资部,即国土资源之意。

  该部不但负责上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add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